您现在的位置: 柳林人大 >> 代表风采 >> 正文

 

 

 

记第九届人大代表高海应先进事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23
 
    

 

---记第九届人大代表高海应先进事迹

高海应,男,汉族,柳林县柳林镇薛家湾村人,19713月生,吕梁农校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毕业,19929月参加工作,1994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柳林镇街道办主任,分管信访、综治,包东街、中街、西街3个居委和户掌垣、屈家沟2个村委。20116月,高海应当选为柳林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参加一年一度的县人民代表大会,认真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报告,主动为县政府的各项工作建言献策。在日常工作中,高海应同志也时刻以一名人大代表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一、心系群众,积极化解各类信访矛盾

2012年,吕梁市“三大活动”开展后,柳林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县的要求,积极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组,并由高海应担任领导组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镇“三大活动”工作开展。为了搞好全镇“三大活动”宣传工作,他精心设计了干群联系卡,在卡片上设置了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姓名、职务、分管工作、包村情况及联系电话,由镇村干部进村入户排查矛盾纠纷时直接发到群众手中,使群众有难知道找谁。从而也使“三大”活动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排查中,为了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他针对全镇人口流动比较大的特点,积极创新排查方法,对临时外出的采用预约排查;对长期在外经商务工的,采用委托排查,由两名近亲属填写委托排查书并负责反馈;对流动人口的排查通过向房主询问、从服务单位了解,向本人排查的方式,使全镇真正做到了排查全覆盖。对排查出的事项,他主导实行办理事项公开承诺制,对当场不能及时化解的疑难事项,应由村一级化解的由村干部承诺限期解决;应由镇党委、政府解决的,由书记、镇长、包村领导承诺解决;需上级职能部门解决的,由书记或镇长负责向上级反映,并向诉求人及时反馈信息。通过镇村干部几个月的努力,全镇共排查事项4295件,其中信访问题2524件,“三大活动”结束时全部办结,调处办理率达100%。通过扎实有效开展三大活动,狠抓源头预防,主抓制度创新,特抓长效机制建立,为柳林镇营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也赢得了各级领导对柳林镇信访工作的认可。317日,市委书记高卫东亲自来柳林镇调研指导“三大活动”;46日,全市召开“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柳林现场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柳林镇“三大”活动开展情况。

二、尽职尽责,认真做好包村(居)下乡工作

2011年,屈家沟村在山西宏胜集团大力投资下,采取“政府组织、企业投资、村委拆迁”的办法,开工建设北大街屈家沟段工程。要开始建设,首先要搞拆迁,拆迁涉及被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给群众办事,就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为此,高海应多次组织村两委干部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拆迁户会议,广泛听取群众对拆迁安置等方面的想法和愿望,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柳林县城北东区征收补偿实施方案》,主导制定了《北大街屈家沟段改造搬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在具体实施拆迁工作中,多数拆迁户顾虑重重,部分群众对拆迁工作抵触情绪很大,持观望等待的态度,入户时,有的闭门不开,故意躲避,有的冷嘲热讽,肆意侮辱,有的甚至拿棍动刀,其中一户人家占用集体土地养猪,拆迁时让其搬迁猪圈,户主扬言“谁动我家的猪圈,我就和谁同归于尽”。面对工作僵局,甚至是生命危险,高海应同志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把拆迁户当做亲人,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坚持用情来说服对方,用诚心来感化对方,可以说是费劲了周折,磨破了嘴皮,赔进了笑脸,平均每个拆迁户家上门十几次,就这样感化了拆迁户的心,实现了拆迁“零上访”,圆满完成一期拆迁工作任务。

2013年秋季,因贺昌村在城北规划开发北大街­­——庙湾沟商业大街,将户掌垣村开通40多年的村通硬化路彻底切断,悬空40余米,导致该村800多口人出行只能绕行3公里走刘家焉头村土路,且仅能通行三轮和摩托车。为此,户掌垣村民多次来镇强烈要求协调解决该村行路难的问题。高海应同志接访后,多次深入该村实地了解情况,并通过镇党委政府,积极与贺昌村协调,最终决定在户掌垣村八据条重新规划修建一条村通路,涉及土地征占和拆迁工作由户掌垣村负责,涉及土建、硬化由贺昌村负责。经两村干部村民的共同努力,全长2.5公里的户掌垣新的村通路现已修通并硬化,妥善化解了两村因修路引发的矛盾。

三、真抓实干,努力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我县社区居委会建设越来越滞后,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此形势下,身为街道办主任的高海应深感自己有责任探索社区管理的办法,便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居民家了解需要服务的项目,并从网上浏览其他地方社会管理先进办法,还利用节假日到阳泉、太原学习社区管理模式,撰写了《对柳林县社区居委会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在九届一次、二次会议上都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县社区居委会建设的建议。在高海应同志的努力下,柳林镇率先在全县成立了青龙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开启了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

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针对全镇区位独特,人多复杂的现状,为了科学合理划分好网格和楼院,他亲自骑电动摩托,深入大街小巷熟悉地形,具体掌握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了实际情况后,他积极探索网格内“人、地、物、事、组”有效管理办法,将全镇划分网格106个,明确了106名网格长,并要求每个网格长做到“三活、四清、五百家”。三活—— 每个网格长对所负责区域的情况要准确掌握,成为本网格的“活户籍、活地图、活档案”。“活户籍”即要掌握本网格范围内人口情况、房屋所属情况、落实流动人口以房管人的工作机制。“活地图”即要掌握本网格的地理方位、单位、公共设施等。“活档案”即对各类人员数据清晰,了如指掌。四清——对所负责网格内的情况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五百家——通过入户走访,解决困难,化解矛盾,达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帮百家忙、交百家友”。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条块联动,建立了集社会管理网格、民情传送信息化、解决问题当地化为一体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对农村社区的精细化、常态化管理,为全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攻坚克难,全面筑牢治安防范体系

柳林镇属于县城中心镇,近年来,随着全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柳林镇面临的治安形式越来越严峻,为此,高海应同志紧紧抓住严打整治这个重要环节,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足”为宗旨,本着“哪类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哪类犯罪,哪类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哪类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哪里防范薄弱就重点强化哪里”的原则,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为突破口,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辖区治安的满意度。

在社区矫正工作方面,他建立健全了社区矫正工作台账资料和个人档案,制订矫正方案和措施,以“收得进、管得住、矫得好”为目标,亲自对每位矫正对象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几年来,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69人,其中缓刑66人,暂予监外执行3人,柳林镇没有一例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现象。在高海应同志的积极努力和认真工作下,柳林镇连续四年获吕梁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高海应同志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并获得了一系列荣誉。20117月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5月被县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6月被县纪委、监察局评为“柳林县十大勤廉人物”,12月被中共吕梁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三大活动”先进个人;20136月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2009-2012年度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