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弘扬正能量 创建新农村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23 |
|||
|
弘扬正能量 创建新农村 ---记第九届县人大代表胡秋元先进事迹 胡秋元,男,1963年7月生,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三交镇宋家垣村人,初中文化,199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9月至1997年9月任李家垣自然村主任,撤乡并镇后1997年至今任宋家垣村支部书记,历时22年。在任职的22年里胡秋元同志曾多次被群众选为人大代表。 在任二十余年,胡秋元同志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工作积极、业绩突出名列全镇乃至全县前列。其主要工作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 作为人大代表的他增强代表意识,履行代表职责 宋家垣,地处三交镇东部垣上,这里穷山恶水、贫困落后、闭塞愚昧。然而这里却是勤劳朴实纯真的存在。也就是在这块土地上胡秋元同志多次被群众选为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的胡秋元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听取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的困难,履行了代表的权利,尽了人民代表的义务,遵循了代表活动的制度,积极参与代表的各项活动、调研、视察、培训、起着人民代表应有的作用,如参与决策作用,监督协助作用,桥梁纽带作用,能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成为人大及常委会、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是一个受百姓真正拥护和爱戴的人大代表。 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中,人大代表不只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种神圣的职务。因此,当选为人大代表,就意味着担负着神圣的使命。胡秋元同志对人大代表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有者深刻的认识,深感责任重大,职责光荣。他认为要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必须加强学习,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其次为履行好代表职务,他主动联系群众,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会议。多年来,他把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点,并把参加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人大会议作为参政议政,履行职责,反映人民意愿、要求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先后参加了县人大组织的代表视察6次,在人代会议期间,与其他代表联合提出议案4件。 胡秋元同志作为人大代表,深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理应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意愿,以实现人民的权力为己任,才能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当好人民的代言人,使人民的愿望得以实现,才能真正履行好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为此,胡秋元同志在工作中坚持做到: (一)统筹安排,正确处理开展本职工作与开展代表工作时间上的冲突与矛盾。多年来,没有因为参加代表视察等活动而影响本职工作的开展,更没有因为本职工作而影响代表工作,做到了开展代表工作、本职工作两不误。 (二)深入群众,注重在本村群众中摸实情。为了真正了解民意,掌握实情,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或在人大组织活动时,登门向镇人大的领导通报人大工作和开展活动情况、收集群众的意见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对假谷子基地建设、万亩核桃林建设、引水上山工程、新农村建设等,深入了解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依照程序向上级人大作出了反映。 二、作为支部书记的他对党忠诚,对群众负责 作为人大代表,胡秋元同志不仅要尽职尽责做好代表工作,勇于为民谋利益,善于为民办实事,而且还要做好本职工作,在 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自1993年胡秋元任支部书记以来,带领班子成员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着力加强班子建设 提高带领群众致富本领 (二)、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带领党支部一班人立足村情,反复调研,按照“一村一品”思路,确定了“种养结合、规模经营”的发展规划。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发展以桑蚕养殖为主的种植、养殖、丝绸品制作等相关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桑树、核桃上不断扩大栽植面积,建成3000亩核桃园林,并对其进行地膜覆盖。 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不放松其它产业,依托村里的自然优势,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草)的政策,在药材、苜蓿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上下功夫。利用当地秸秆加工养羊饲料,既解决了秸杆的去向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完成绿色谷子种植,建成小杂粮加工坊,突显本地产业特色,满足了市场需求,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 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引导群众发展产业。鼓励有文化、懂技术的年青人外出打工,输出劳务,使全村人均收入提升到4000元左右,人民生活走向富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村里的道路长久以来是老大难问题。在村支部的不断争取和努力下,经过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奋战,全村的村级道路于2012年全部水泥化,路面平均宽度达2米,并进行了全部绿化。完成“五件实事”工程,建立了广源蚕桑合作社,2009年修建了李家垣自然村希望小学一所。通往各自然村的主干线全部建成水泥路,生产道路也得到硬化。完成农村亮化工程,在村级硬化路沿线安装太阳能路灯,消除安全隐患。 胡秋元书记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带领班子成员为创建新农村而弘扬正能量。翻开宋家垣村变迁的历史页码,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了“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这样一个道理。这里的路宽了,山绿了,灯亮了,民富了,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