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关于我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情况的报告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 |
|||
|
关于我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情况的报告 柳林县扶贫开发事业中心主任 高荣庭 尊敬的陈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大家好! 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按照省、市的总体安排,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坚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围绕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和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两个目标,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较好地推动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向各位主任、委员作工作报,请予审议。 一、“十二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总体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县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669人,涉及1298户,23个贫困村,全县共建房屋143126平方米,建房完成率100%,入住率100%,项目总投资12904万元,其中建房补助1960.98万元,基础设施建设373.52万元,市、县配套补助资金784.56万元,农民自筹9784.94万元。 二、“十二五”期间分年度完成情况和实施进度 2012年省、市扶贫办下达我县扶贫移民计划2446人,涉及4个乡镇12个自然村675户2446人。目前,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共建房675套。具体情况为:留誉镇柳家沟村移民任务为41户166人,主体已全部完工,共建41套,2460m2,完成建房任务的100%,已全部入住;庄上镇梨树凹村移民任务为194户834人,共修建房屋194套,共计40546m2 ,占建房任务的100%,已全部入住;庄上镇付家焉村移民任务150户506人,已完成主体工程150套,9000 m2,占建房任务的100%,已全部入住;金家庄乡王家岭村移民任务21户82人,已完成主体工程21套,1260 m2,占建房任务的100%,已全部入住;柳林镇毛家庄村移民任务268户858人,已完成主体工程268套,34840 m2,占建房任务的100%,已全部入住。 2014年省、市扶贫办下达我县扶贫移民计划559人,涉及2个乡镇3个自然村161户559人。具体情况为:高家沟乡枣作自然村整村搬迁到高家沟乡车道沟行政村,计划下达58户250人的移民任务,目前,主体已全部完工,共建58套,3480m2,完成建房任务的100%,已全部入住;庄上镇峁上村和张家垣两个自然村集中搬迁到庄上镇山头村,计划下达103户309人的移民任务,目前,主体已全部完工,共建103套,完成建房任务的100%,已全部入住。 2015年省、市扶贫办下达我县扶贫移民计划1664人,涉及3个乡镇8个自然村462户1664人。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共建房338套和248间。具体情况为:庄上镇前梁、焉哉、后村三个自然村共219户、655人,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到山头村,主体已全部完工,共建219套,21900m2,完成建房任务的100%;薛村镇前沟、南梁两自然村共119户、455人,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到军渡村,主体已全部完工,共建119套,11900m2,完成建房任务的100%,已全部入住;留誉镇前脑畔村55户、244人搬迁到前岔村,主体已全部完工,共建110间,3300m2,完成建房任务的100%,已全部入住;留誉镇圪奖、圪垯两自然村共69户、310人,搬迁到高家圪垯村,主体已全部完工,共建138间,4140m2,完成建房任务的100%,已全部入住;以上共计建房41240平方米,完成建房任务的100%,入住率达65%。 三、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完成情况 2016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计划300人,涉及一个乡镇一个村105户、3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75户200人。同步搬迁人口为30户、100人。项目总投资910.25万元,其中建房投资620万元,基础设施投资157.5万元,公共服务设施投资132.75万。地址选在柳家坡村下林林,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目前房屋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共建125套,12000m2,完成建房任务的100%,基础设施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饰,预计春节过后可以分房全部入住。 2017年计划搬迁任务为394人,搬迁村为成家庄镇邓家洼村。 四、主要做法 1、县、乡、村三级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创造了有利的移民条件。县政府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组,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扶贫、财政、发改、土地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乡镇由书记、乡镇长挂帅,确定了一名副职专抓移民工作,并且全面负责协调解决迁出村与迁入村之间存在的具体问题;扶贫、财政部门对移民任务实施跟踪管理,定期督促;其他相关部门为移民户提供“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有利措施和帮助,特别是扶贫办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移民工作扎实有效的展开,为能圆满完成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移民户自觉自愿,搬迁积极性很高。在我县扶贫移民工作中,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扶持”的原则,对边远乡村、山庄窝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受到很大制约的百人以下自然村进行整体搬迁,在扶贫移民政策的指导下,群众搬迁积极性很高,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移民搬迁进程。 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完成移民搬迁任务。我县移民搬迁采取“四个模式”即“村矿互动模式、城镇聚集模式、生态联动模式、贫富挂靠模式”。在搬迁中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城区安居工程、整村推进相结合。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搬迁户补助标准低。“十二五”期间的政策规定,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地方政府和搬迁群众共同承担。具体项目建设,由于中央补助标准偏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配套难,导致贫困群众资金缺口较大。同时,建筑材料价格贵、交通运输远、人工工资普遍高,加大了建房成本,导致群众“想搬”但又“怕搬”。 六、采取措施 “十三五”期间,我县要完成省下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94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并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的目标,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项目资金整合。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16]22号《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通知》,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把新村建设、危房改造、通村道路、饮水安全、土地整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集中整合、打捆使用,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要根据实际,充分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承受力,提高建房到户的补助比例,每人补助资金2.5万元。同时,县财政要加大涉农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陈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特别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有很大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实现了住房保障,但与时代发展和广大农民的企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继续在县人大常委会及各位主任、委员的关怀和监督下,开拓创新,积极作为,为“十三五”我县贫困农民早日脱贫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