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山西柳林农村商业银行2017年工作情况报告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18 |
|||
|
山西柳林农村商业银行 2017年工作情况报告 ——2018年1月18日在柳林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山西柳林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 严建平 尊敬的陈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7年,我行在省、市联社,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抢抓改革机遇,加快转型提质,创新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投入,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有力地支持了辖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了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现将具体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2017年业务经营情况 1、组织资金情况:截至2017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突破500000万元,当年新增存款5909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36000万元的142%,新增存款和存量存款的市场份额分别是30.03%和31.85%,均居全县金融机构第一位,其中:储蓄存款382736万元,占比80.3%,较年初净增58012万元。 2、贷款投放情况:2017年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297169万元,较年初211182万元净投了85987万元,存贷比例62%。 3、不良贷款:2017年末,不良余额为4849万元,较年初下降22502万元,不良贷款占比1.63%,较年初下降11.32个百分点。 4、经营利润:2017年各项收入实现3209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23668万元的135.6%,其中:利息收入13489万元,完成任务8194万元的164.6%,经营利润13787万元;利润总额达988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6000万元的164.8%。 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统筹城乡两块阵地,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突破口,创新支农机制,拓宽支农渠道,加大信贷投入,充分发挥“资金主渠道、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大对大型涉农企业的支持,同时支持城乡青年创业解决其贷款难的问题,走出了一条与县域经济共兴共荣的“双赢”之路。截止2017年末,累计投放实体贷款110801万元。其中: 在支持“三农”方面:坚持以“支农、兴农、富农”为己任,充分发挥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在满足传统“三农”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我们把信贷投放重点放在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上,促进了县域经济的上档升级。2017年,支持涉农贷款2109户,金额105039万元,其中:支持农户贷款2041户,金额44655万元;支持农村经济组织14户,金额10967万元;支持农村企业贷款54户,金额49417万元。农户贷款中,支持个体工商户贷款257户,金额5894万元;支持城乡青年创业175户,金额2881万元;支持小额金融精准扶贫贷款619户,金额2831万元;支持其他农户经营性贷款990户,金额33049万元。 在支持“小微”方面:我行立足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持续加大“支小”力度,深入推进金融普惠服务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枣贷通”模式,发放23户、金额6585万元,其中:柳林县新城湾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500万元,山西黄河鑫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00万元,柳林县宏宇养殖专业合作社200万元;支持养殖业3户,金额902万元,其中:柳林县富众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430万元,柳林县复星农民专业合作社220万元,柳林县光明养殖专业合作社252万元;发放红枣加工贷款2户,金额470万元;发放食品加工贷款2户,金额930万元;发放建筑材料加工业贷款2户,金额595万元。其他小微企业贷款3户,金额1050万元。2017年,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38户、金额11252万元。 在实施“精准扶贫”方面:我行严格按照省、市、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战略部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采用“富民贴息贷+脱贫”、“四位一体+脱贫”、“能人大户+脱贫”、“产业+脱贫”等扶贫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扶贫工作成效更加凸显。截至2017年末,我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金额27079万元,帮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98户3142人。 其中:以“富民贴息贷+脱贫”精准扶贫模式,发放扶贫贷款523户、金额2367万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523户1727人,主要发放对象是具备“四有两好”的贫困户,金额在5万元以下,期限在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财政贴息、贫困户自主使用的贷款;以“四位一体+脱贫”资产收益模式,发放扶贫贷款96户,金额464万元,帮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322人脱贫,主要与柳林县欣农畜牧专业合作社、柳林县兴柳农民专业合作社、柳林县江浩食用菌培育专业合作社、柳林县联民鑫牛驴羊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柳林县澜海服装加工有限公司等3个小微企业,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达成协议共同助力脱贫;以“能人大户+脱贫”帮扶带动模式,累计发放“能人大户”扶贫贷款8户,金额3800万元,帮扶带动贫困户192户532人,这种模式已覆盖了成家庄镇、王家沟乡的全部贫困户;以“产业+脱贫”辐射带动模式,发放扶贫贷款21户,金额16290万元,帮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7户561人,主要为柳林县晶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柳林县联兴红枣加工专业合作社、柳林县富众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柳林县沟门前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柳林县王老婆山森林植物园等农业龙头企业和县域大中型企业发放贷款。 三、改制工作情况 自年初启动改制以来,我行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紧抓时间节点、严格改制流程,按照银监部门相关改制要求,扎实、有序、高效推进。于2017年11月7日,成功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12月29日,正式挂牌开业,至此,改制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喜悦伴随汗水、成功伴随艰辛。这一年,我们办了几代农信人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喜事,圆了几代农信人想圆而没有圆成的梦想,2017年,我行上缴各种税费2932万元,较上年度1421万元增长了1511万元,增长率为106.3%。 挂牌改制后的柳林农商银行,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更加灵活,我们将继续坚持服务“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微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做到“改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发展不忘本”,立足新起点,直面新挑战,一如既往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紧抓县委、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深耕县域和“三农”领域,加快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加大对实体经济和民生建设的信贷投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 四、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计划存款净增10个亿,余额突破60亿,新增市场份额达55%以上,余额的市场份额达40%,贷款投放力争净投7个亿,总收入突破3亿元。同时,为降低经营成本,今年重点调整存款结构,力争对公存款占比达25%,储蓄存款占75%,创新金融产品,开办代客理财、代理黄金业务,年末总资产规模计划达70亿,监管评级力争达3A级,本年度职工收入年均达到10万元,真正实现规模质量同步发展,企业与员工互利共赢。计划三年内,资产规模突破100亿,职工人均收入计划突破15万。2023年真正进入银行间金融市场,对外设立分支机构,实现跨区域发展。 上述目标计划的实现,必须采取超常规的举措,也就是说:在以往工作的前提下,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狠抓落实。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我们柳林农商银行点多、面广、人员多的服务优势。目前,全县下设15个支行、1个营业部、3个分理处、5个储蓄所。其中:基层网点14个、县域网点11个,网点数量占到全县金融机构总数的60%,量布放ATM自动存取款机37台,农村金融服务点101个,特约商户pos96户。可以说,我们农商行服务覆盖了全县7乡8镇257个行政村,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城乡居民特别是偏远山区老弱病残一些弱势群体的存取款需求,而且持有柳林农商银行信合通卡,在全省范围内转账不收手续费(包括跨行转账、手机银行、网银在内),定活两便也很随意。加之,利率市场化下,我们“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经营特殊性,决定了在柳林农商银行存定期存款利率高于其他家金融机构,而且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到目前有强大的股东(7家企业、44户非职工自然人及职工股)做后盾,抵御风险能力较强。所以说,在柳林农商银行办理业务方便实惠、高效、快捷、安全可靠,且我们有固定的属自有产权的经营场所,而且设施、设备先进齐全,办公环境高端大方,加上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是我们赢得客户的基础前提。 二是加强沟通交流。为能与客户建立、保持亲密合作关系。今年初步计划召开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银企合作座谈会,组织辖内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列入山西省重点扶持的中小企业名单)老总、人大代表莅临参与,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柳林农商银行目前现状、办公条件、金融产品、服务优势,更通过这种平台给我行后续发展提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广纳谏言,进而有针对性的研发新的信贷产品,争取在服务好传统“三农”工作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从而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要紧跟县委、县政府转型综改决策部署,加强与明清衔改造。新医院、火车站等一些新型项目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力争在人们心中树立柳林农商银行的良好形象,搭建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发展平台,将这些新型企业在我行安家落户。 三是强化人本管理。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业务经营中发挥主体作用,为适应改制后的发展所需,我行于去年新设机构业务部、法律合规部并充实人员,其目的就是根据辖内区域特色,研发新的金融产品,进而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加强培训力度,提升履职能力,从决策层、经营层、监督层加强管理,确保在把控好风险的前提下,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组织资金难度大。从目前存款情况来看,我行近50亿的存款余额,对公存款占比仅19.7%,根据今年存款调整结构的初步计划,需要在拓展单位存款上下功夫。而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这项工作难度相对很大,建议政府给予我行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涉及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在我行开设账户,同时将财政性涉农资金归口在农商银行进行开户,并宣传引导公、检、法、医院、学校等单位也与我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我们自身也加大营销力度,进一步壮大资金实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2、清收不良贷款难度大。虽然改制结束了,但由于历史原因,之前农村信用社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所投入的支农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难以收回,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还有部分党政机关、农村党员干部逾期拖欠的贷款难以收回。去年9月27日省政府召开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化险工作会议,要求政府在这方面帮助农信社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故恳请政府进一步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引导纪检及执法部门共同协助我社加快清收这部分贷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