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柳林人大 >> 时政要闻 >> 正文

 

 

 

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7/20
 
    

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贯彻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

重要讲话调研报告

 

柳林县人大常委会 

柳林县地处晋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境内山川交错,梁峁起伏,年均气温10.5°C,十年九旱,年平均降雨量490mm左右,分布不均,且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海拔高度在670-1520之间,无霜期180-200天左右。全县国土面积12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8万亩,辖87257个行政村,765个自然村,总人口34.4万,农业人口29.5万。这里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不仅是全国的优质主焦煤基地和红枣生产大县,也是华北地区通往大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

2014年以来,我县共识别出52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076733173人。其中,2014年脱贫376511167人;2015年整村退出13个,脱贫12484635人;2016年整村退出14个,脱贫23687026人;2017年在习总书记视察吕梁扶贫工作的推动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脱贫攻坚作为柳林县的头等大事,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力,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和攻坚拔寨的勇气,全县整村退出达24个,脱贫27888614人,(脱贫返贫210人),目前还剩余1个贫困村,剩余贫困人口6131778人,(脱贫返贫1235人)。2017年底贫困发生率为0.6%

柳林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和我县各级各部门一样,积极响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伟大号召和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扶贫工作的总体安排,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扶贫攻坚各项工作。首先,常委会多次组织主任、副主任、各工委主任、办公室主任和全体人员学习领会上级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即:县委提出的必须如期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创造可供借鉴的好做法好经验、必须经得起上级的验收和历史的检验。其次,统筹兼顾、明确任务、齐抓共管、全力以赴。常委会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主任、副主任每位负责各包一个乡镇,人大机关负责包一个行政村、三个自然村,各工委主任、办公室负责人联系帮扶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余人员全方位服务扶贫攻坚的格局。并抽调选拔诚实勤勉、有事业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同志为人大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深入王家沟乡荣洼村,与村党员干部一道扶真贫、真扶贫。其三,县人大常委会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视察调研监督内容,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其四,县人大常委会倡导全体县、乡人民代表,利用对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优势,深入乡村走访调研,并积极投身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建功立业,争做贡献。

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贫困区域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脱贫难度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因病、因学、因残、因灾致贫等困难群体,往往文化程度低,缺乏技能和致富门路。因此,要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切入点,以扶贫工程项目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强化支撑体系精准实施产业扶贫、企业帮扶、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兜底扶贫“五大行动”。

首先,我县按照中央、省、市扶贫精神,精心组织、严格秩序、公开公正、严格把关,坚持“八不进、两暂缓、两个坚决不、一个一般不”的要求,通过进行多次“回头看”、核查整改“再回头看”和年度动态调整工作,为贫困村建档立卡户精准帮扶、精准退出提供了可靠依据。第二是坚持“精准施策”,突出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根据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关乡镇、村委的脱贫行动计划。全县通过推进生态扶贫,带动了3405个贫困户、10550人实现了年人均增收1206元,做到了增绿增收并重目的。通过小杂粮、养殖、食用菌、中药材、乡村旅游、“互联网+营销渠道”、光伏产业,扶持和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村人口的增产增收。通过动员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实施“四个一”工程,促进了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创业。通过统筹上级和县财政资金与整合8家银行金融贷款,激发了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员的内生动力。通过了农村低保、助残扶贫、五保供养、所有贫困户大病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教育扶贫、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惠民政策,根本上实现了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第三是坚持“精准退出”,对照退出指标,缺什么补什么,确保按时完成达标。

二、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2020年,确保农村 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是习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及扶贫下乡工作队员怀着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多次深入到所包乡镇和机关定点扶贫村进行认真细致的走访调研,全方位参与对贫困村基本情况的摸底、排查、登记、评议、公示、审核、上报等精准识别程序。对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退出标准,制定了荣洼村的扶贫规划和帮扶计划,建立的贫困户台账,并分别与人大机关、乡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各自职责。与此同时,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传到村到人,与乡村干部群众促膝谈心,和贫困户交朋友,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人大机关和帮扶人员与扶贫下乡工作队员自身条件和外界联系,帮助荣洼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其他老百姓解决不少具体困难和问题。一是县人大通过县财政等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投资10万元 修通了荣洼村至骨干大坝的田间道路,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和村民的生活条件。二是利用邻近森泽集团的条件,多方筹资40多万元,修通过荣洼到周边乡村的道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三是积极与新大象养殖集团协商,利用贫困户贷款资金入股形式,每户分红7500元左右。四是森泽公司的金融扶贫,每年给建档立卡贫困户2000元。五是针对荣洼村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的状况,帮扶人员和下乡工作人员想方设法为贫困户都办理了低保,并动员贫困户全部参加了养老和医疗保险。六是最大程度地为贫困户落实生态补偿、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农机补贴、教育、医疗等多项优惠政策;同时争取10000元扶贫资金和动物消毒液等物品,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根锁发展养兔产业。七是对王正恩、李玉金、刘智兵、刘根锁4个贫困户危房进行了全面改造,每户补偿14000元。八是对王长锁、王阳阳贫困户进行了护工培训,领取培训补助900元,并照顾他们从事护林等力所能及的工作,每人每月增收740元。九是人大机关帮扶人员用自己有限的工资收入,为贫困户孩子上学、老弱病残者赠送钱、物等,还帮助该村老百姓联系办理许多急需办理的事情,真正做到为村民排忧解难。十是人大机关帮助党支部、村委会改善了办公条件,添置了文件柜、桌凳、电脑、电暖设备等,完善了村级阵地建设。此外,在七一党的生日、中秋、国庆、春节以及农时季节,慰问赠送老党员、老干部、特困户、贫困户和种养专业户以及其他农户白面、大米、食用油和有机复合肥等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最大可能地为荣洼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三、密切联系,强化服务

目前,我国已进入扶贫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人大常委会重点职能和职责所在。扶贫攻坚、决胜小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任务重,涉及范围广,需要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密切配合和有效参与。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多次对8+2特色农业发展、经济林和生态环境建设、柳林泉保护和农田水利、农村合作经济、农业机械化和农畜产品加工以及民政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视察调研,并组织农业、林业、城建、交通、财政、文物旅游对乡村旅游扶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还听取审议了县扶贫办和银行、信用社对易地搬迁扶贫与金融扶贫的报告。最近,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267名,深入到全县11个乡镇、2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332个贫困户进行了走访调研,并经收集、归类、整理和汇总,意见、建议共有16个方面、35类、206条。为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建议。许多涉及民生的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得到很好的处理与解决,为柳林县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机关扶贫下乡工作人员,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基础上,协助荣洼村大力培植小杂粮、林果业、养殖业、庭院经济和乡村生态旅游五大产业,专门举办了产业扶贫暨核桃林技术培训会,成立了核桃林协会,制定了章程,为村民提供产前信息、产中技术和生产资料、产后贮运销售一条龙服务。并将马上启动新修村内循环道路和硬化田间路工程,完善和提升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大力度整治和改善村容村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建设产业共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荣洼。此外,在脱贫攻坚的大会战中,市、县乡各级人大代表主动积极、广泛参与、帮贫济困、奉献爱心,涌现出像刘继平、康长明、刘步飞、穆海富、王彦强等许多优秀人民代表,为我县脱贫攻坚奔小康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扶贫攻坚,神圣而艰巨;决胜小康,任重而道远。回顾近年来人大工作,我们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放在三农工作的首位;始终坚持以脱贫致富奔小康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矢志不移地与各级党员干部群众奋战在精准扶贫的第一线。通过艰苦而奋力有为工作,使广大贫困户和老百姓享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心灵上的慰藉,从而也增强了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动力。但是在许多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譬如:如何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如何把精准扶贫与非脱贫人口增收相结合;如何把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如何把扶贫攻坚与全面小康建设相结合;如何把扶贫工作与振兴乡村战略相结合;如何把脱贫致富与当前的中心工作相结合;所有这些方面,都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实践与有益探索。

县人大常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全力巩固脱贫成效:

1、要在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督质量上下功夫。一要坚持学习贯穿始终。要继续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关于脱贫攻坚的相关内容,用中央、省、市、县委的要求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二要提高专项视察和专题调研质量。组织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进行视察、调研时,要按照抓重点、看热点、解难点的要求,主动深入脱贫攻坚工作好、中、差各类视察点,要注意运用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构建多方位的视察工作新机制,努力形成分析扶贫问题全面、查摆原因合理、改进扶贫工作有效的视察报告和调研报告。三要注重刚性监督。对扶贫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适时启动特定问题调查、专题询问等刚性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推动监督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2、要在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效上下功夫。一要听取和审议我县特色种养殖业和规模健康养殖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对脱贫村帮扶政策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肉驴养殖、生猪养殖等养殖产业以及近年来上马的各个产业的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特别要对全县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专题询问。二要发挥代表在扶贫工作中的能动作用。继续巩固代表带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的良好石头,督促广大代表继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做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为本辖区整体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三要做好建议的督办工作。严格按照《关于对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的规定,督促承办部门认真研究、及时办理与脱贫攻坚工作相关的意见建议,切实提高建议的“办成率”和“满意率”。

3、要在巩固所包行政村的脱贫成果上下功夫。一要持续关注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继续加大对贫困户的关心、关怀力度,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二要持续关注产业的发展。继续和乡镇、村委积极沟通,为有发展产业意向的群众提供更多的政策帮扶,积极争取相关的人力、技术、资金等,全力支持产业发展。三要持续扩大收入来源。长久有效提高贫困户的收入渠道脱贫的根本。我们看到在党的政策的良好带动下,许多贫困户逐步走出家门外出打工,有的甚至搞起了小产业,这些都是人们积极向上的良好表现。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动员有能力的贫困户外出务工;主动和周边企业对接,吸纳更多贫困户就业。

但愿苍生俱温饱,励精图强奔小康。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嘱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柳林实现“三县共建”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