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柳林人大 >> 监督之窗 >> 正文

 

 

 

关于2021年县财政决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8/10
 
    

——2022年8月10日在柳林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委主任 刘秀棠

尊敬的刘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依据《监督法》《预算法》及《柳林县人大常委会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办法》的有关规定,财经委员会结合县审计局提供的《关于2021年县财政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对县财政局提交的《2021年县财政决算(草案)及2022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进行了审查。具体情况是:

一、2021年县财政决算(草案)情况

(一)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202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907404万元,为年初预算924651万元的98.13%,同比增长15.89%。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8501万元,为年初预算336041万元的136.44%,同比增长4.62%。其中,本级收入完成29575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273000万元的108.33%,同比增长13.74%。另有返还性收入-1468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851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052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2692万元,上年结余9263万元,调入资金724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188万元。

本级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239876万元,占本级收入的81.1%,同比增长了18.24%;非税收入完成55877万元,占本级收入的18.9%,同比下降2.23%。各类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专项收入26984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23308万元,罚没收入4531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810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10万元,捐赠收入16万元,其他收入118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2021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支出预算336041万元,调整预算数386191万元,包括调整预算后新增上级转移支付款项9713万元和从基金中调入资金7245万元后,实际调整预算数应为403149万元,而实际决算数338156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83.88%。另外上解上级支出2529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720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资金2999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结余57847万元。

(四)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60000万元,调整预算数为20000万元,实际基金收入53379万元(基金收入3509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66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43万元,上年结余1141万元),同比减少19.20%。政府性基金支出调整预算20000万元,实际决算32968万元(基金支出23123 万元,基金调出724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600万元),同比减少40.83%。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0411万元。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情况:我县财政未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2万元,全部为上级补助收入,支出32万元,主要用于“三供一业”移交补助支出和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情况:2021年,我县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收入预算34388万元,实际完成40234万元;支出预算30575万元,实际决算31695万元,当年结余853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5409万元。

(七)政府债务情况: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152366.70万元(当年偿还3012.9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56712.60万元,专项债券81100万元,国际金融机构贷款6154.1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余额8400万元;政府隐性债务余额215501.04万元(当年化解47658.51万元),其中:住建局154955.51万元、便民市政公用实施投资有限公司17751万元、国鑫医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33000万元、煤气化公司5343.09万元、柳林镇1089.28万元、第一初级中学1000万元、金家庄初级中学289.96万元、三交镇72.1万元、高家沟乡1400万元、金家庄镇600万元;政府隐性财政赤字62162.63万元(当年化解20000万元),均为历年财政支出挂账;另外,我县实施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财政支出责任428600万元,其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一期项目财政支出责任221800万元、“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财政支出责任45000万元、铝循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1800万元,截至目前,只有热电联产项目付费9980.1万元(根据合同,可行性缺口补助应为18343.63万元,欠支付8363.53万元)。 根据以上债务情况,按照政府显性债务与隐性债务计算的2021年政府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分别为14.05%、93.81%、15.39%,各项指标较上年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2021年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升和政府可用财力增长及政府大力化解隐性债务形成。但是各项债务控制指标仍然接近警戒线,若考虑PPP财政支出责任,各项债务控制指标都会大幅提升,突破警戒线。

二、审查发现存在问题

一是预算编制未细化,编报口径不一致。预算编制未完全实行两上两下的编制原则,除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部分,大部分业务经费与项目资金、采购资金切块打捆留在财政进行二次分配,未细化到部门单位和具体项目,形成科目间调剂频繁,部门单位预算成倍调整现象,这严重不符合预算的编制要求,影响预算执行进度和年终结转支出数,影响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也弱化了预算的约束力。而且财政预算、报表及决算口径不一,有的报表、报告按照本级收支核算,有的报表、报告按照可用财力核算,有的报表、报告按照全部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核算,各次报表、报告数字口径不统一,无法比对。

二是理财水平较低,资金使用效益不佳。根据审计报告反映,2021年末,财政暂存款户下有财政代管资金40443万元,其他应付款户下有各类未安排使用的存量资金9249万元,未分配使用的财政涉农资金899万元,专项债券资金闲置6936万元。资金调度不力,长期沉淀、闲置,不仅不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有的资金背负利息,加重财政负担。

三是债务规模较大,挤压财政可操作空间。政府显性债务15.24亿元,虽然在可控范围内,但是隐性债务、挂账财政赤字及三P财政支出责任已明显形成事实政府债务,其规模较大,已严重挤占财政可操作空间,无论是负债率还是债务率、偿债率指标都处于高位,若考虑所有应偿还债务的情况下,偿债率已突破20%,给财政健康运行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且,有的债务项目资金长期趴账,比如大剧院项目资金三年来仍有4736万元大额资金趴帐;有的债务项目接近完工,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正在闲置的康前公路。 四是规范化意识不强,存在问题屡审屡犯。在财政预、决算的编制过程中,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规章制度要求的规范化体现的不够,比如,《预算法》已实施7年了,但财政一直未制定中期财政规划,未建立财政资金和项目的绩效评估机制;比如,《政府投资条例》已实施3年了,全县没有制定政府投资计划,纳入财政预算的项目也缺少计划支撑,体现了很大的随意性,有的项目早已完工却进不了财政预算,有的项目进了预算,却迟迟开不了工,一边是项目等资金,一边是资金等项目;再比如,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中审计发现问题仍然屡审屡犯,未引起高度重视,财政决算草案在报送人大前一直未开展报送前的审计。

三、财经委员会意见及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及存在问题,财经委员会认为:2021年,县财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努力挖潜增收,保障财政支出,兜牢民生底线,防范债务风险,实现了财政的平稳运行。建议本次会议原则同意县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2021年财政决算及2022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2021年财政决算。对财政决算报告草案及审计报告反映出来的财政问题,希望政府财政部门积极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做专题汇报,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财政预、决算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特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一)精准预、决算草案编制,强化预算约束管理。依法、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决算,预算要细化到项级科目和具体单位、具体项目,决算要数字准确,报送及时。坚决杜绝二次分配,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化水平和预算执行率,强化预算的约束性,强化预算与决算的对比分析和结果运用。

(二)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兜牢“三保”底线,保障财政刚性支出;做好财政项目储备工作,保障县委重大决策部署顺利实施;用好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债券资金,杜绝资金沉淀;加强财政闲置资金的调度能力,积极盘活诸如联盛教育园区、李家湾高新技术园区、高红工业园区、王家沟铝循环工业园区等财政投资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应有效益。

(三)聚焦风险防范,积极化解存量债务。统筹各项债务管理,常态化监控债务风险,做好举债与化债的双向工作,特别是在当前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背景下,积极妥善化解存量债务,可有效降低政府债务风险,提升政府举借能力。

(四)大力培植财源,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充分发挥今年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优势,以推进重点项目为抓手,全力破解难点堵点,全力跟踪项目服务,全力督导项目进度,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积极筹划税源扩展空间,挖掘税收增长潜力,培育财政新的增长点,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五)发挥财政资金对转型项目的支撑作用,优化我县产业结构。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充公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不断探索财政资金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域外资本进入非煤产业,不断推动热电联产等公益项目的改革,不断推动本土企业转型发展,促进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工作,优化我县产业结构。

以上报告,请予以审议。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