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柳林人大 >> 一府两院 >> 正文

 

 

 

关于全县固废污染防治及综合利用工作情况的报告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9/5
 
    

——2022年8月10日在柳林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柳林分局局长 王 伟

尊敬的刘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安排,现就我县固废污染防治及综合利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固废产生概况

我县是煤电铝为主的资源大县,固废产生主要来源于煤炭企业洗精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发电企业产生的粉煤灰、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赤泥。全县现有固废堆场23座,包括煤矸石堆场20座,粉煤灰堆场2座,赤泥堆场1座,涉及产废企业34户,其中煤矸石产生量每年达900万吨、粉煤灰产生量每年达400万吨、赤泥产生量每年达150万吨。

二、固废综合利用现状

积极探索固废综合利用新途径,最大限度无害化处置固废。一是煤矸石制砖,年产能总计4.2亿块标砖的五个矸石制砖厂,年利用消耗煤矸石约60多万吨。二是煤矸石发电,已建成2×30万千瓦的宏光电厂低热值发电,每年大约消化55万吨。三是发热量达1千大卡以上的煤矸石,约180万吨由中介配煤销售周边县区发电厂使用。四是结合吕梁“山高沟深、沟壑纵横、平地稀少”的地形特点,大量煤矸石、粉煤灰(水泥厂消耗约15万吨)实施无害化填沟造地综合处置。

三、存在问题

(一)处置难问题亟待创新突破。我县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短时间内综合利用率很难显著提升。此外,随着永久性矸石场和灰场限制政策的出台和土地资源审批的日趋严格,新建工业固废处置场选址难、审批难逐渐突显,固废处置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传统利用方式消纳能力有限。目前,煤矸石综合利用方式主要为发电和制砖,粉煤灰仅水泥加工消耗十几万吨,但受市场容量、附加值低、运输半径等因素制约,赤泥、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仍无有效的综合利用方式,几乎全部填埋处置。整体来看,传统利用方式状况欠佳,专门的利用企业偏少,亟需开发新的利用途径。

(三)部分处置场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部分处置场对倾倒的废物未及时苫盖或压实,没有配套洒水降尘设施,存在扬尘污染现象。

四、努力方向

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是我县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重要途径。为此,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努力方向:

(一)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持续加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意识,改变少数企业对固废不规范处置的陋习和观念,督促企业规范有效处置固废,全方位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二)提升执法监管能力。向人大报告工作是对生态环境工作的检查和督促。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全县固体废物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充分运用“人防、技防、联防”等手段,实现对全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的全过程动态监管,进一步提升科技执法监管水平,确保固废处置规范化、标准化。

(三)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固废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

建议:由山西大地集团负责,结合我县实际,尽快制定《柳林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总体规划》《柳林县生态修复与治理方案》,内容包括:组织领导、资金支持、用地保障、招商引资奖励、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等方面,作为指导和推动我县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和县域生态修复治理的目标方向和行动指南。即以建设煤系固废物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龙头,鼓励引导企业民间资本投资工业固废利用产业,力争“十四五”期间形成2-3个要素齐备、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

(四)强化项目支撑,确保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建议:①土地修复整理项目。以贾家垣采煤沉陷区治理为试点,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治理面积约1000亩,由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大地集团三方牵头,县国有土地投资开发公司、环境保护投资运营公司参与,打包项目争取上级支持,使用生态修复资金和土地整理等资金,对治理区域内的基础、道路、生态绿化等进行系统整治。②煤矸石分类处置项目。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按照20%的矸石井下就地填充、40%的矸石筛选提取利用(用作机制砂、烧结砖、陶粒、生态土等)、40%的矸石无害化处理后填沟造地(用作农林生产、矿山公园、园林景观等)的办法,由县环境保护投资运营公司负责规划运营,从华晋煤矿、柳林电厂、贺西煤矿、兴无煤矿、晋柳煤矿等处建设1-2个煤矸石处置示范基地,规划面积约1000亩。③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与山西大地集团、山东信发集团等合作,扩大粉煤灰用途(产品主要用于水泥、混凝土、砌块砖、板材、陶粒等),最大限度发挥其经济效益。④主题式矿山治理修复项目。在已闭库的填沟造地矸石山中,选取2-3个点,兼顾景观设计、产业培育、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等要素,标准化打造如植物园、婚礼庄园等主题式公园,实现人文、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强化资金保障,推动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

建议:针对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投资较大、回收期较长、效益偏低的现状,为确保项目有序顺利推进,通过以下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保障:①合理使用生态修复资金和土地复垦保证金;②广泛调研,加强产废企业固废处置费用收取;③积极争取上级固废综合治理投资。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