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心系群众 乐于奉献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23 |
|||
|
心系群众 乐于奉献 ——记第九届县人大代表刘选照先进事迹 在沿黄僻远的上庄村,有这样一位基层人大代表的脸膛总是那么严肃,中等偏瘦的身材透出坚毅,从他的谈吐之中更可以看到他的睿智,从他的故事中可以领略他的不平凡。他,柳林县第九届人大代表、石西乡上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刘选照。 刘选照,男,1963年3月出生,1982年三交高中毕业后,曾教过书、卖过日杂、开过旅馆、贩过木材、加工过红枣等,先后从事过二十余种职业。1999年,在外闯荡多年且小有积蓄的他毅然决然地回到村里决心回报家乡,重新筹划自己的人生,他告诫自己一定带领村民致富,一定要让上庄村变成一个和谐村。 凭借自己的真诚与坚毅,1999年被村民选为村委主任,2006年又兼上了村党支部书记,被推选为柳林县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平凡的人生履历,可以看出他清晰而务实的人生底蕴;上庄村发展中的巨大变化,又似乎见证着他的不平凡。刘选照为上庄村的发展呕心沥血,无怨无悔,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坚定信念,展现出一位基层人大代表甘于奉献、善于务实、可敬可佩的风采。 一、多年闯荡 回报家乡 兄妹四人,排行老大,家境贫寒,父母系地地道道的农民。凭借优异的成绩,刘选照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经济的异常拮据,导致他放弃了学业,走上外出谋生闯荡的生涯,其中的酸甜苦辣唯有他自己最清楚。在外十几年的历练,他由一个涉世不深的毛头小伙步入了中年,已小有积蓄的他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坐标,他决定放弃外面的一切,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回报家乡,回报父老,已成为他今生不懈的追求。 二、永不服输 乐于奉献 刚回到村里,在村民眼里刘选照是一个永远静不下来的人,多数人带着怀疑的神情观察着他。他试图开始给村里办些事情,修戏台、修学校、扶贫济困等等,短短的两年时间,他为村里办了十多件实事、好事,原本以为群众会认可的他未曾想大失所望。有人说他是搞花架子,有人说他做事长久不了,办的实事也只是一时冲动。听着别人的议论,原本豪情满怀的他,承受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经过短暂的自我调整,刘选照永不服输的个性,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下来,一定让全村的村民认可他。功夫不负有心人,接二连三的付出,不求任何回报的努力,村民们对选照的认识有了变化。村里无论那家有困难,只要是选照知道的,一定会主动上门帮助,有时经济上帮助,有时出谋划策;遇到村民纠纷,更是晓之之理、动之之情地帮忙解决处理。为了村内事情,把自己在城里经营的旅馆关了,把在外读书的孩子拉回村里上学,老婆很不理解,孩子们有怨气,他往往总是几面受气。然而,艰辛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他先后被村民选举为村委主任、村党支部书记,连续两届乡人代会上被推选为出县人大代表。 三、心系群众 认真履职 作为一名农村主干,作为一名出县人大代表,刘选照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他积极参加县乡各种学习培训,并坚持不懈地进行多方位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上任初期,支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村民激发情绪极为严重,邻里纠纷特别多,整天村事不是这家吵闹事,就是那家打架,村风极为不好。有一年,因为邻里矛盾引发了一宗人命案,进一步恶化了村风。面对种种复杂的情况,刘选照没有退缩。他与村支两委其它成员一起制定了《村党支部工作制度》、《村委会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等等,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在工作中,他率先垂范,按照“尽职责、做贡献”的原则,认真为人民办事,与百姓保持密切的联系。为了稳定村风,他着重村民调委员会人员,让在村很有威望的村民担任民调委员主任,健全了民调制度,在全面开展普法宣传的同时,大力化解村民矛盾纠纷。当选代表以来,他亲自参加调解较大的村民纠纷20余件、邻里婆媳纠纷5件、极大地维护了村内的稳定。他能够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矛盾不回避、不推诿,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努力把一切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群众看到他煞费苦心的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使该村复杂的维稳形势得以好转,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面对村内落后的发展现状,刘选照更是心急如焚。如何改变村内发展现状,如何引导村民致富,成为了他最大的压力。经过多方的研讨,他逐步理清了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他立说立行。首先,抓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上庄小学原来教室均危房,学校环境极差,经过多方努力,校舍房顶盖板全部予以拆除新建,打成了现浇,保证了师生的安全;安装了暖气,购置了桌凳,美化了校园,上庄小学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支持教育,村委每年都从拮据的经费中分出一部分来,用以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其次,抓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2007年至2008年,沿黄公路建设中,上庄村率先在全乡实现了拆迁、征地、铺油零干扰,村境内工程全部顺利完成,赢得了有关领导及部门的高度认可。面对上庄滩地多、枣林地多的实际,他把自己的家底全部拿了出来,用来跑项目、跑资金。2009年,上庄实施引黄灌溉工程,总投资达1000余万元,全村70%以上的红枣林可以得到灌溉。2010年,实施街巷硬化工程11公里,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5%,工程质量全部达标;新建了党员活动室,成为全乡的党员活动室的样板。2011年以来,实施卫生改厕90户,安装路灯30盏,新建蔬菜大棚60个,实施红枣林管护面积1300亩,实施红枣林防裂果试验林100亩;新建中老年文化广场一处,健身实施齐全;发展养殖户13户,蔬菜大棚12户;向外输出劳力183人,培养红枣管理技术人员60多名。新建垃圾池13个,组建了村民环卫队,村内卫生环境大幅改观。 如今,上庄村已经早已成为全乡的文明村、和谐村,连续七年被评为综合工作先进村,上庄村党支部连续六年被评为吕梁市五星级党支部,刘选照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县乡先进工作者、优秀(先进)党务工作者,连续三届被选举为出县人大代表。只要提到刘选照,上庄村村民没有不称赞的,只要是他认可的事情,村民全部大力支持。然而,刘选照依然那么谦虚低调,他总是觉得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总觉得上庄村的村民还没有真正富起来,上庄村的发展梦仍然任重道远。他永远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基层人大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