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柳林县小学教育工作情况报告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10 |
|||
|
柳林县小学教育工作情况报告 ---2017年9月29日在柳林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 柳林县教体局局长 张月亮 尊敬的陈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县小学教育工作的相关情况作如下报告,请予审议。 柳林县共有单办小学63所(含民办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含民办1所)学生总数为25025人,公办教职工2299人(含特岗90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关心下,我县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规定及相关文件,大力推进我县教育改革发展,全县的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小学教育的特色创建及规范管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提高。 一、近年来的重点工作情况 (一)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大力优化办学条件 针对城区校舍资源配置不均和农村教育存在的生源萎缩、布局分散、师资匮乏等问题,我县按照“扩强、合近、并弱、撤小”原则,全面优化全县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一是加大城区小学扩容扩规力度。鑫飞集团筹资1亿元新建了8轨制鑫飞小学;县政府投资5000万元新建了6轨制锄沟小学,投资7000万元新建8轨制庙湾小学,并于今年在青龙片区启动新建城东小学,满足城东适龄儿童的就学需求。城区小学的布局、资源配置、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优化提高。二是加快农村学校整合优化进度。把生源重合、基础薄弱的龙花垣、泰山殿、军渡、薛村、庄上、王家沟的小学、初中合办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三是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先后投入农村校舍建设资金达1.8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8万多平方米。利用上级配套资金1.2亿元为全县中小学装备了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2014年“全面改薄”项目启动以来,全面实施了44所校舍的改造建设,总投资7018万元,目前完成投资4330万元;为142所学校购置了7538万元的设施设备。小学教育的投资占了总投资的70%以上,极大地改善了我县薄弱小学的办学条件,推动了柳林义务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 (二)以推动均衡发展为重点,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扎实推进学区联合体建设。在努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将全县15个乡镇的农村小学划分为柳林镇、成家庄、薛村三个小学学区,形成学区—中心小学—普通小学—教学点的管理模式。并按照省厅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精神,在柳林镇率先实行了中心小学辖管周边小学的改革,锄沟中心小学辖管上青龙、杨家港等4所小学,庙湾中心小学辖管后山垣、寨东等4所小学,实行人事、财务、教学管理一体化,通过区域合作、资源共享、以强带弱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二是着力规范招生办学行为。为促进城乡、校际办学均衡,县教体局痛下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严厉整顿招生秩序。从学校轨制、班容量及学籍管理等方面入手,大力扩充学位,严格按照“就近、划片、免试、直升”的原则进行招生;对于剩余学额向社会公开,实行“乡镇初审,学校复验,公开摇号”,合理安置服务区外流动学生,做到公开公正、风清气正,确保所有适龄儿童能公平、及时、就近入学,有力遏制了“择校热”和跨区招生行为。锄沟小学、庙湾小学、鑫飞小学三所薄弱学校生源大增,办学活力显著增强。 三是全力优化教师配备。近年来,我县共招聘优秀师范毕业生168名,安排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4名。同时,还招聘了45名音体美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6名,全部补充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为了促进城乡学校师资均衡,我县按照“相对稳定、统筹兼顾、合理流动、趋于均衡”的工作思路,在教师所属的学区、联合体、办学集团内进行交流。近几年,共充实调整薄弱学校校长16人,交流教师330人。县政府每年拨付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大力推行“名师培养工程”,有力提升了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目前,我县的小学教师队伍中,35-45岁有1811名,占总数的79%;本科学历1147人,大专学历744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比82%;高级职称144人,中级857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着力提升办学水平 一是加强常规管理。通过认真调研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研究出台了《柳林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50条,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能够有规可依、有范可从。二是狠抓教学改革。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推进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来抓,制定了“三项措施、两项制度”, 不断促进教师执教水平的提升。三是注重特色创建。把转变观念作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来抓,不断加强内涵建设。 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形成了“抓常规管理、促业务提升”的办学格局,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县涌现出了成家庄镇寄宿制小学、穆村一小、鑫飞小学等一批省市级课改先进校、特色校。 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中、小学教育齐头并进,形成了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2016年,柳林县一次性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2017年被选定为“全国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全省的十个样本县之一,是吕梁市唯一的一个样本县。 二、存在问题 1、城区教育资源仍然短缺。随着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区,现有城区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区域内学生的就学需求。比如柳林一小占地4亩,学生却超过2000人,大班额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学校也没有专用教室,办学条件十分简陋。二小、示范学校校园面积小,功能室短缺。实验小学规模过大,正常的体育课无法落实。 2、教师配置均衡程度有待提高。随着城区学校资源扩展和学生人数增多,城区学校教师相对紧张。城区一小、二小、示范、实验教师年龄老化;庙湾、锄沟、鑫飞小学教师严重短缺,有的学校小学代教超过公办教师的数量;上青龙小学、寨东小学全部是临时代教。 3、农村学校需进一步整合优化。全县农村30人以下学校共有53所,10人以下的学校有41所。办学规模小,布点散,严重影响教学水平的提升。农村寄宿制办学建设滞后,整合小规模学校难度较大。 4、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的力度还不大。学校教学管理依然存在好多问题,乡村学校经费的管理和使用需要完善,全县中小学的办学水平依然有待提升。 三、下一步打算 目前,教育已是国家“十三五”精准脱贫的“重中之重”。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是,着力解决我县“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队伍现状、教育教学质量与教育发展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是进一步扩大城区教育资源。加快庙湾小学的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城东小学目前已完成全部首期手续,本周即可开标,力争年内主体完工。2018年全面启动薛家湾、杨家港、寨东小学的改扩建工程,力争2020年,全县城区一小、二小、示范、实验、鑫飞、锄沟、庙湾、城东八所小学齐头并进,县城周边薛家湾、杨家港、寨东小学同步发展,努力使城区小学办学水平更上新台阶,满足新形势下城镇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是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扶持力度。目前,农村教育在我县是教育发展的重点,但还是短板,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力度,加快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和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的整合力度,按照每个乡镇2所标准化寄宿制小学的规划,定出时间表、路线图,使柳林城乡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尽快达到全市一流水平。 三是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县委、政府于2017年教师节出台的《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推进学区制、联合体、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我县优质小学教育资源实现全覆盖。2018年起,实施“县管校聘”的教师管理体制,盘活全县教师资源,促进城乡教师均衡配置。进一步推进落实县教体局近年的六个3号文件要求,不断强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坚持使常规性工作常态化运行。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坚持在重点环节和核心领域寻求突破;积极引入第三方,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完善奖惩制度,坚持用制度来规范和强化学校管理,着力提升城乡小学教育发展水平。 尊敬的陈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县小学教育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势头。但我们深知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整改和提高。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接受县人大的监督指导,虚心接纳人大代表的建议,以县委、政府出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紧扣促进公平和提升质量两大中心,加快落实教育发展措施,整体提升我县教育发展水平。 |
||